8/21/2016

(閱讀)<股價為什麼上漲?-里昂.李維>

專精於某個面向的人,容易對別的面向的事物失去判斷力。 (投資對於理解事物的新觀點而不是鑽牛角尖)

忽視媒體這個大亂源,會使人共容易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新聞、手機、...,有朝一日也會成為未來考古學家研究的一小段歷史,而不值得每天浪費時間)

如果說有什麼價值是經濟學有什麼帶給我們每個人最有用的收穫,那就是讓在泡沫與失控的市場中,仍保有完全的理性思考 :D  (ex. 在每個決策上都會帶上經濟腦來思考. r, FV, PV, PMT, ...)
引言序:
為了創造成長假象而進行併購的貪慾、股票上市發行的狂熱、衝斥於華爾街和企業間的投機性想法。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瓦解對全球金融體系帶來什麼樣的威脅?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清楚的說明。要不是作者有耐心、頑皮但佈施敏銳,同時兼具人類學家特質的觀察者,他是不會選擇在花50年將自己投入華爾街。~ Alan Abelson Baron's 總編輯

身為第一代的移民家庭,他的祖父是落腳美國的第一代波蘭人,父親則是經濟學家,也是位人類學者。戰後剛進華爾街的他擔任所謂的「研究總監」,同時相信自己俱備用錢滾錢的能力。26歲加入歐本海默公司成為合伙人兼研究總監。 為什麼在其一生中,即便是他生前的預測也能準確的發生?在於他重視心理,拒絕盲目擁抱歷史。他最重要的主張之一,就是提醒投資人注意市場的「心理」因素。一般的分析師重視的事經濟數據,營運,但是他認為在研判未來趨勢上,投資人心理的變化往往會決定市場移動的方向。另一個重要的主張就是不要相信歷史資料:市場在變、人心在變,未來不見得會重演歷史。在這本書不可能保證讓你不賠,但卻可以讓人將風險看的更清楚。作者認為「我不認為有完美市場的存在,我們只能從不完美中尋找機會」。~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心理系出生的作者花很多時間在閱讀歷史上經濟繁榮與衰敗的重要時期,像是南海泡沫、鬱金香狂熱以及1929的經濟大蕭條。1990年末期知道屬於他的泡沫時代終於要來了。

作者最喜歡的事物有兩個:一是股票市場,二是心理學。因為所有事情都由「人的決定」而發生的。而在其他人眼中總是心不在焉常常分心,反而是面對大家都自我欺騙的股市心理必要的免疫力。人一過好日子就會放縱,一放縱就會產生「不可信任的數字」,最後,「不可信任的數字」將會導致苦日子的到來。

部份內容:
當在德國當兵期間他哥哥寫給他的書信寫著:「在你可能還沒意識到改變已經到來時,股票已經以高於他原有價值的價格賣出了。所以一旦獲利趨勢出現改變,就賣出吧!切記!」 .....方頓的啟發(Eugene Fenton):市場會經歷的5階段的循環,分別是:累積、增值、耗盡、分配及清盤。簡單來說,在市場重要的轉捩點,專家或分析師們通常都判斷錯誤。眾人普遍悲觀往往是明顯的買進機會,而人們對市場漸趨樂觀時,則是賣出的響亮警示。市場本質上就像一場足球賽,場上只有22個球員在移動,但是看台上8萬人的氣氛會影響到比賽進行,而進行中的比賽也會影響到看台的情緒。 如果你能抓住市場潮流(流行),而且之道出場的時機,那麼無論市場的變動邏輯為何,你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當公司股價上揚,公司經營者會使出各種可以省錢和提高銷售的手法以增加收入並證明股票價格,許多公司常會在此犯致命的錯誤,就是在品質與服務上打折扣,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引發客戶的抱怨。然後股價就會因此回跌到一開始的起點。太執著於傳統看法的投資人,只會跟大眾有相同的情緒與投資表現。有錢人或其他玩家積極投入的活動往往不僅止於投資。

用新觀點看熟悉的事物,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不安,但非常規的方式常能創造機會。對於未知所產生的恐懼常會使人看不到機會。

無論是利用股票選擇權進行融資買進,或是其他在這幾年被濫用的新金融商品,其本身不全然都是不好的,端視人們怎麼理解運用他,還有運用的目的何在。

對投資適當的觀點不是看你多少錢,而是看你再特定時間所冒的風險和得到的報償是不是成正比。跟你花多少錢買股票沒有關係。

賭經濟,不賭股票。利率是眾人對經濟前景的最佳指標,利用利率賺錢可能比再股票市場來的更不容易背操弄。對於利率的變化需要之事、經驗以及權衡多變環境的能力,而且許多資料可以從公開的管到取得。

因果關係。沒有任何方法能打敗市場,未來絕不僅僅是過往的重複,任何對未來所做的判斷,其實是對各種可能性的判斷。筆者認為我們從2001年以來,正處於一個長期衰退的初期。....人們的儲蓄習慣以及公司的資本收益方式仍和百年前一樣。如果人們對未來的不安倒置的鏡儲蓄比率上升,公司的獲利率就會下降。這不是相關連,而是一種因果關係。持續的衰退最可能的是最後會抑制或扭轉持續上升中的不動產價格,這可能對經濟情況和消費者心理帶來全面的影響,因為依般家庭的財富常與他們房子價值分不開。而股票市場的下跌也會影響退休人士對於退休金投資的期待。

(鉅亨網)傳統經濟學理論失效?「負利率」後家庭儲蓄率竟不減反增

所有的政治都是地區性的,所以歐元的可行性式最值得懷疑的。他們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政治情勢表達的關切,混淆了一個經濟論點,西班牙、義大利的衰退與高失業率,是他們留在歐盟的必要之惡。時間會再未來顯示判斷是否正確,通常犯錯的機率還比正確的機率要來的大,只是需要善用各種正確判斷,來抵消所飯的種種錯誤。

致富的祕密公式,壞消息是他並不存在; 好消息是要在金融界獲得成功,比較像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如果他是藝術,表示他是可以被掌握的,反覆練習也很重要,願意承認你的缺點並且努力避免犯相同的錯誤也很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少量的買,動手做的實踐者往往會勝過用嘴講的人。如果筆者擁有什麼東西營過期他投資人,那就是在他成長過程中,從經濟學家的父親身上學的很多,(儘管他父親不喜歡他的職業,認為不該把經濟學視為賺錢的工具,而應該是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 即便他父親的大聲疾呼超過一個世紀,我們的問題依舊存在。我們還沒有想到全面就業與維持貿易平衡的方法,除非我們能改善這些問題,不然我們所遭遇的經濟難題依舊惠存再,我們也不斷處於經濟與股市的激烈起伏之中,同時也將看到更多的泡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