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18

(生活專案) 飴半Eat Half

一般人對於工作時間長、生活的壓力大的情境下,常是外食之餘更追加超額的熱量來作為彌補的機制。(還有的公司習慣邊吃午餐邊開會......像跪司? #%#$&U%) 姑且不論怎麼的方式最有效率,外食族已經不只是上班族的專利,也是雙薪家庭的正常生活......(像我們這種每天3小時以上在通勤又晚下班的...腰圍也跟著越來越大 86cm囧)

(大紀元)肥胖觀念要改教,腰圍才是健康殺手
(信誼)外食家庭,孩子的營養拉警報

從連續3天的刻意減少外食實驗中(因為小孩腸胃炎....只能陪小孩吃少吃淡),發現也不會餓,而且對比外面買的便當或是餐點的份量往往只剩下一半或不到,小孩參與料理的過程後,也不會吵說不好吃也不會製造廚餘或剩食剩食2 (BTW,台灣剩食為非洲16倍)

11/11/2018

(閱讀筆記)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與<原則>


「如果只有理性,那世界就只剩下對錯,看不見別人現實的『不得已』」
最近把阿北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擺脫思考同溫層,拆穿自我的誠實之旅>翻完了,裡面的提問與質疑直接切入了每個人面對生活上的困境。所有的好人背後可能是他揹負著一定程度的傲慢(或是其他的不得已),而生活就可以更直接的坦蕩在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無知,而把每次的選擇與思考當作是一次又一次的旅途與開啟地圖的過程。

11/05/2018

(人的演化)消費形塑人的行為與文化 速食->手機-->社群

其實在國外也有這個現象....But 可能小孩外食比例不多所以反而不常見(from 拒絕養出低頭族)
最近在7-11吃飯的時候,看到愈來愈多人都是邊吃泡麵邊看手機(可能是在看直撥、抖音、或是追劇.....)不管如何,我們似乎愈來愈多對資訊的恐慌、效率的追求、還有FOMO,而以往只有透過身體語言或接觸的情境下才能排演的禮貌、互動、現今都只要按滑螢幕就可以獲得回應,就像白老鼠實驗的獎勵一樣,也衍生出像這一類的發明(XD 這@#^T$#)。而也讓許多原本舊時代的眼淚,像是傳統的美食、需要等待與動手才能獲得的聚會(焢窯、到沒有訊號的山區賞星.....愈來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