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104希望基金會做了一系列Be A Giver的廣告,在社群媒體上有不錯的曝光率(最後看Youtube的點閱有801,894 views),看完總覺得這些主管很倒楣,在這個訪談裏面他的角色永遠不可能成為Giver而是Manager(reviewer)基於他的權責與理髮師悖論(Barber paradox),如果他不好好review應徵者他就是等著被老闆review的人。
所以換一個面向來看,如果當年面試你的人不夠殘忍嫌你不夠好的人,除了誠懇待人接物之外,又有什麼機會可以學到社會的「現實」?社會的確是需要標籤化的角色,像是獵人頭、104這類的公司協助這些主管檢核。但是要他們換位成為Giver的角色,幫助25歲的人就有點太超過了,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主管也不是可以無限上綱的總經理可以為公司全權負責。當然還是有些8年級的人,今年也剛好25歲在正確的時間進入了互聯網,過程中碰到了Giver自己也成為了Giver。(傳說中的serendipity?)
(商業周刊) 一個台灣8年級生,寄給小米一封自薦信...4年後,他成為「樂視」的亞太區行銷副總監
Open 保持開放 、Proactive主動 、Random隨機不抱目的 、Optimistic 樂觀 這些標準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基本道理,但是做起來還是需要一些經歷才可以達到phlegmatic的境界。
羅胖的<如何成為一個高手>同樣的也提到了類似的經驗,所有的學習都不會是不痛苦的,而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互聯網用戶上,可能有一部份,而且是很大的一部份都選擇了不學習的這個選項,是我們人的選擇影響了互聯網的面貌,雖然有毀三觀,但是的確蠻貼切的陳述了事實的ㄧ部份,而不是當晉惠帝給意見。活在當下並學著享受他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