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2017

(閱讀-NEXT) from AI head to surrogates,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惰)性

"Miss Me?"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
“We're not meant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through a machine” Surrogates

之所以會想到要回顧這個老電影(2009),一方面是既視感的旅行、另一個則是昨天的新聞Neualink的成立,讓這部電影重新讓我更覺得應該需要一些注意。人汲汲營營於一隅,讓人們習慣於忘記,原本不方便的事實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裡。更大的一部份是我們受到環境的影響來驅使我們相信這些都不是問題,讓我們生活上原本需要自己去面對的思辯、論證、體驗、問題、風險、骯髒、汗水,都可以透過一個類似代理人的方式解決,親身處理同時需要面對的問題,那我們失去的可能更多。媒體與大眾也習於用消遣的方式,而不是客觀的方式,去解讀我們不願意去體驗的歷程、基地服役吃沙打蟑螂、工地作工、薪水微不足道的而必須做滿6小時的外場員,他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還好這些生活都體驗過....)

最大的惰性或許不是來自於科技,而是人不願意放棄現有優勢、舒適、優越感....,尤其當年長以後更難回去放棄冷氣設備的辦公室回去在烈日當空的基地操演、或是壓合鑽孔站的超高分貝下的工作環境,真心覺得我們應該繼續強制執行義務役,不分男女....而且全都體驗一下我們的安全、便宜行事不是無緣由的,就跟孟子說的「入則無法家拂士.....」。曾經我也以為說「好男不當兵」,但是當年紀大了才真心覺得不只好男要當兵,好女也應該要當兵(像挪威一樣),而更應該要去戰地(基地)體驗一下。或許有朝一日我們可以達到不帶情緒的跟AI融合思考(現在都已經有公司了),我們可以做的更好更完美無缺,但是我們舒舒服服的生活後又會失去多少呢? 最後附上這首Yann Tiersen的歌曲...為什麼會想到這首歌....@@?

延伸閱讀:
  1. 獵殺代理人 Surrogates (2009)
  2. 易觀智庫2015 中國機器人產業生態圖譜  (2016)
  3. Elon Musk launches Neuralink, a venture to merge the human brain with AI
  4. <孟子. 告天下>
  5. 芬蘭教育 每個人都成功
換個角度來用思考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吧:
  1. (CNN)From shelter to startup: One Egyptian immigrant's success story
  2. Ultimate Guitar to start Rock'n'Roll
  3. Khan Academy Learn ANOV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