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7

(巷弄微旅遊) 一個關於鈔票與角落旅行

在新聞廣告中無意看到了這個影片,透過一個不同的角度詮釋經濟活動在我們的日常,有的就會讓人聯想到犯罪,有的卻又讓人習以為常。ex.中午吃飯的上班族一定吃飯配看盤而並不是那麼在意吃的是什麼東西......學生一定要拿新的iPhone,但不一定要會賺錢 ....囧)
同樣是關於貪婪的故事,以白花花的鈔票來呈獻往往就讓人聯想到罪惡與犯罪; 以穿著西裝講述著指數、新聞卻又變得相當正當與有技術性,這是什麼道理?如果人的價值是以他所有的活動可以為一個國家能帶來的經濟指數與生產力,那他應該遠不如聊天機器人或是精密機台能帶出的生產力 ; 三合院的磚瓦給城市帶來的指標可能是不進步與老舊,我們太習以為常的把事情以我們喜好的方式去非黑即白的分類,但是過度簡化而不願意停留在不舒服的共享階段,可能並不是個進步的進程,直到你跳進去跟你不知道的背景、文化異中求同,共享一件褲子,才有可能建構更不一樣的社會。( P.S.跨文化溝通的障礙有時候真的讓人又愛又恨,不過我想這是認清地球是平的,最需要做的調整)
在科學園區邊緣的老巷弄
中午的好天氣與老別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