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17

(親子)自然與教育的距離



最近看了兩部電影與帶了小孩認識以前小朋友怎麼跟自己玩,一個是負評不斷的爛片-最後騎士,一個是大家都推的好片-。可是對我這個平常跟電影離很遠的人來說,卻帶來一樣糟的啟示:「No sacrifice no victory」
"No sacrifice no victory."


「為何你覺得我們家的女孩會輸呢?」~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我們活在一個在不知不覺中犧牲掉很多的時間裡,像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女兒犧牲掉了他的女生該有的長頭髮,換來了有機會為國家爭取國際金牌的機會。有的改變是因為好的動機(像是怪獸家長的關切、效率更好的科技),也有的是追求更好生活品質的過程(24小時不打烊的社會),除非認真的想讓小孩要透過體驗與帶著他的疑問去認識這些不經意就不用玩了的自然,大多時候並不會覺得這些失去的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只要做的更好更快就可以更有力的去說服我們的客人(市場)
80年代的台灣
我們犧牲掉了可以隨處可見的自由自在。以前的公園是小野人的自由空間外,還有樹林、胡同巷弄裡的鄰居家、公園跟游泳池(以前的玩水好像沒有地方的限制,公園水池、瀑布、野溪、水溝反正有水就可以)。以前小時候不會爬樹、去烏來的瀑布或河裡跳水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現在小人會爬樹、在河邊玩水、不玩手機卻變得很奇怪。有問題的到底是選擇安全的在路邊抓怪與1111在網路店搶購的人?還是讓小人活在恐懼與小心當中的我們?
烏來溪邊跳水是台北人共同的回憶 :D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