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015

(閱讀 #42245) GIVE and TAKE 給予 - 我們都活在他人的善意中,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

本書破除許多舊有迷思,推翻付出即軟弱、掠奪即成就的成見,作者格蘭特帶領我們掌握人際互動的力與美!──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 (<不理性的力量>作者)

Adam Grant有「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美譽,不到三十歲,就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終身聘教授的亞當‧格蘭特,當他還在哈佛大學念書時就開始探討目前最成功的企業家的行為動機,經過多年實證研究,他得到了一個簡單卻具有決定性的結論:我們的世界分成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三種人。「給予者」總是樂於分享;「索取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互利者」則為了可預期的好處,願意付出相對的代價。

無論人如何自私,本性中仍有些原則使其關注他人的命運,視他人的福祉為必須,儘管與己無關,卻能因此心喜~ Adam Smith
我們都活在陌生人的善意裡
在一切事上,我都給你們做了榜樣:必須這樣地勞苦做工來扶助軟弱的人,並且要記住主耶穌自己說過的話:『施比受更加蒙福。』~使徒行傳20:35

       這本書是提出關於社會中一般人在互利共存之外,同時存在的兩種對立但又同時對社會極有價值的待人處事觀,給予者(Giver)與索取者(Taker)。索取者Taker的常見於社會各層面的個人主義強烈與佼佼者中,認為團隊合作及與他人相互依存是軟弱的象徵.ex. Frank Lloyd Wright(古根漢博物館設計師),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卻是一個索取者,連跟自己的家人要錢都不手軟。索取者在堅持自己的原創中往往有反抗傳統,維護自身利益的出發點,使得其創作與表現在某些領域上特別容易出線(像是設計,建築....);Kenneth Lay(安隆集團),看似政商關係良好,個人也善於掩飾索取者本質而貌似慈善家,但是當他在公司對內部與同仁或下屬溝通時卻時而不耐,公器往往也挪為私用,薪水也遠遠超越公司其他員工。而醫療界中的小兒麻痺沙克疫苗與諾貝爾獎得主Jonas Salk,在得獎的同時並對實驗室成員努力隻字不提,而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還有籃球界的Jordan跟Kobe也是標準的索取者。我們無法否認索取者中有些成就對人類的極大貢獻,(像是沙克疫苗 or 古根漢博物館 or 極不人性化管理下的科技業)但是追逐名利與權力的索取者往往在晚節的保全上往往是悲劇收尾。

9/24/2015

(閱讀 #42240) Choyce體驗式教養 - 坐而言不如起而飛的身教旅行故事

     
帶著小企鵝1Y @奈良公園
「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Not all who wander are lost.)  
 問題:「社會為何要有幼兒學校?」 (參照 延伸閱讀1.)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爸媽的理想育兒的方式, 應該可以Choyce這位名部落客來代表吧(1打2自助旅行250天.姐弟年紀3歲, 1歲多) 單純照顧小孩, 餵飽小孩是一回事, 教育小孩與陪伴小孩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城的生活環境並不適合育兒, 時間久了不只大人神經, 小孩也會變麻木不仁.
圖取自博客來
        小孩最難理解的就是, 大人無法以身作則的問題, 像是我們要給小孩解答的問題, 結果小孩問了老半天大人答不出來...又要小孩多看書多學習; 要小孩多講英文, 然後自己看到不是講國語的人就躲得老遠...看到鄰居長輩要打招呼, 而自己走在路上看到同棟的鄰居卻當作沒看見, 這不是自打臉嗎.#@%^&&**...
My Friends in Manila

9/22/2015

(家庭) 小孩的文明病: 感覺統合 Sensory integration

    Q1: [為甚麼以前人養小孩都沒問題, 現在的小孩毛病一堆?]~老一輩的家長
    A1: [那是因為世易時移, 變法宜矣. ](用古文回答你了) ~ref.<呂氏春秋>
    Q2: [為甚麼以前人養小孩都沒問題, 現在的小孩毛病一堆?]~老一輩的家長 (again)
    A2: [就是時代不一樣了, 環境會造就個人, 個人也會成就環境. 這是一個加速器的時代....]
          (O.S.不然你們以為我們台灣科技(夜)業的是在做甚麼....)
......(repeat.....囧rz) 
理想中的育兒環境(森林, 騎馬, 玩沙抓魚, 爬樹)
       科學上的論證往往是面對現實的最佳路徑, 家裡的小孩對於身體上有了一些傳說的文明病, 家長除了發揮研究精神去找醫生與文獻來看, 對於感覺統合上的腦部同步率不足(timing issue), 及這部分的缺陷成因分析後, 才知道我們生活的都市環境有多惡劣.
P.S.生活也必須得像在做研究, 才能搞清楚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有甚麼結果(王宏哲醫師)
        感覺統合是近年來都市化與工業化的社會才出現在小人兒身上的文明病. 成因太多, 要細數可能會變成罄竹難書的家庭, 社會與人類文明的大趨勢問題. 基本上就是大腦在發育時期的刺激不足, 讓0-7歲的小孩出現了突觸連結不足的狀況. 而目前尚未明確定義為疾病, 但是出現相似症狀的未成年人口的比例逐年攀升. 以下是現階段發現的部分成因 (尚未完全釐清,只能說工業化社會真是惠我良多.....):
  1. 遺傳因素:遺傳疾病;基因或不明原因使腦部組織較易受損。(高齡產婦)
  2. 環境因素:空氣污染、病毒。(空氣汙染與PM2.5導致的致死率提升)
  3. 腦部缺氧:如難產、產程過長。(這年頭真的吃全餐(非自然產)的比率有提高)
  4. 感覺刺激的剝奪:如,機構化的孩子,沒有安全感、許多尋求刺激的行為。(托嬰中心像養雞場) Harlow之猴的實驗—幼猴對鐵絲及布紮母猴的不同反應。 

9/17/2015

(閱讀 #42220) < 先問,為甚麼?> -- 初心是個人,家庭與組織最大的資產

      "你不能對醫生撒謊, 所以也不能對員工不誠實" ~<First Worst to First>, Gordon Bethune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Simon
取自博客來

       這本書的作者提出黃金圈理論闡述與人腦的結構有相似的路徑與機制. 我們可以從新皮質(neocotex)來做溝通,理性分析etc...., 但是對於一個人或品牌的價值感受(直覺), 卻是從內層緣腦(Limbic system:控制情感與情緒) 來反應, 像是當年挑戰現狀(MS, CD player, NOKIA)的Apple Inc.總是有一群死忠的粉絲一樣.
       有個關於iPhone的小故事, 某天在吃早餐時聽到隔壁桌的阿姨跟他的妹妹(大概國中?)說:"每個人一生一定要買一個iPhone, 媽媽剛找到工作, 下個月薪水下來的時候我就要去買一台"(這是甚麼早餐親子談話 0rz).
        信任帶出最大的資產, 讓現在的頂尖企業在表現與股價上往往都持續創造出價值,  而非創新製程或是創新規格所能達到的. 當年Creative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MP3 player --Zen 而後不久Apple也推出了iPod....結果沒有人記得Zen player. 西南航空以客為尊, 但是內部政策卻表明:"客戶不一定永遠是對的" ,要是員工受到了客戶的為難, 他們會請客人改搭其他家的航空公司. (P.S.西南航空是全美國最重視客戶服務的公司, 但是卻把員工價值放在顧客前.)努力燃燒自己為別人開路, 身體力行的領導與使命感, 才能讓別人充滿信心..
大腦的層次
     

9/12/2015

(閱讀 #42244) 現在就開始芬蘭式教育..實踐篇~家庭教育讓孩子保有獨立, 學習與解決問題的熱情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    ——芬蘭前總理 阿赫

人生是場馬拉松,還是一場只在乎贏在起跑點的百米衝刺?芬蘭教育一心想的,是不讓一個孩子落後,盡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最適當的位置,擁有完整豐富的人生

<圖取自博客來>
        今天中午帶著哥哥去牙醫塗氟, 才突然發現到這間牙醫的助理夏季衣服材質居然透光+超短裙設計...讓助理們在位置上的時候也都得用外套蓋腳, 還有穿外套才可以檔...(這樣的工作制服真的不會出事嗎XD );讓人誤以為回到高中時偷改的裙襬的女生群中. 後來才查知道原來台北傳說中的正妹助理群牙醫診所比比皆是阿....(台北牙醫助理這行業犧牲真大). 不過搞定哥哥後, 回到家迎接我的是妹妹,滿月左右的新生兒考驗真是慘烈....(每天只能睡3小時)
BTW,那附近的蛋糕店輕乳酪蛋糕超好吃的
芝玫蛋糕
         不過這以上只是今天的小插曲, 主要還是回到為什麼外國人思考上與我們有本質上的不同?與我們活在只有美食,小鮮肉,正妹與XX der的世界中?(台灣人瘋了嗎?~<阿兜仔不教美語:一窩蜂 Crazy Trends>) 而芬蘭的教育又有甚麼不同? --<芬蘭式教育> 同時思考看<台灣的家庭健康嗎? & 台灣忙碌家長把電視&3C&電話追殺當家庭教育後的問題>

9/03/2015

(閱讀#42233) <窮爸爸與富爸爸>重溫, 13年後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最近由於家裡只有我這個大人(>18歲), 由於沒辦法練習跑步, 家裡又沒電視, 只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做家事跟看書. (6點自然醒卻不能跑步真是一種磨耗阿).
     P.S. 不運動的危害跟抽菸是一樣的(PacSci./公視)

        除了原本的書堆外,剛好隨手翻起了大學時期盛極一時的<窮爸爸. 富爸爸>這本書. 還記得我的大學直屬學長當時也是對這套系統非常推崇, 雖然不知道清大畢業後的他後來去哪裡工作. 不過以他在大學就很會賺錢的紀錄看來,窮爸爸富爸爸的概念在他身上應該是有它的功用. 原則很簡單, 富人買進資產, 而窮人買進負債, 卻以為是資產; 窮人為受薪而努力工作, 富人為自己的事業而努力,同時減少消耗自己的時間,讓收入在不花時間的前提下自動進來.
圖取自slideshare<link>
     畢業之後過了其間也發生了2008金融海嘯與二次房貸(驗證了房屋是負債而不是資產這個假說, 而認定房屋是資產的受薪階級也慘遭破產的經歷), 後來有人唱衰這本書的原意, 甚至覺得這種想法會殘害下一代.負評:<窮爸爸.富爸爸>為何是一本爛書 , 同時也有人提出 正評<投資項目上的控制權>. , 負評是基於該書否認了上班的價值, 而正評基於人要對於自己的財務需要負責, 而不是基於社會福利與勞退機制, 每個人都必須理解與相當擁有知識來選擇投資.
       其間看了各式各樣書籍, 認知中的資產負債應該是要連同生命最寶貴的資產--"時間"去考量<富足人生, 要錢還是要命?>, 如果今天的生命需要虛耗每天的40%在一份讓你未來會中風, 或是就算你離開了也可以找到取代你的人的事業上, 那你的人生有活出意義嗎? 還是選擇的時候應該是再次想想呢?(Ref.<別以為中風離你很遠, 超時工作者>)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福音25:29, the Bible
     
       "上蒼絕不會只允許你舔一口而已,它無非是希望你能得到整支冰淇淋"
       ~R. Buckminster Fuller

       或許這是條不容易的道路, 不過開班授課的帥過頭慘賠5000萬,或許能帶給一般平民百姓一些房地產是負債的可能性, 在自己的恩典上投資或投資在正確的時候開始累積股本,或擔任股東.或許遠比在其他的地方來的更有價值, 也是個一輩子的人生課題. 有個教會長輩說過, 人打從出生就像是一杯白開水, 從小到大的過程中, 身旁的人際互動(諸繁家庭長輩,學校教育,....)一直往裡面加入了不同口味的言語及情緒, 就像是酸,甜,苦,辣,鹽, 醋, 菸,酒....凡是好的壞的通通一滴一滴的加進去, 這杯白開水當下的味道, 我們是看不出來的, 只有等到哪天換這杯水要拿在你手上讓你嘗, 或是給其他人喝的時候,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我們才會知道過程到底有哪些遺憾, 而越早知道這裡面的滋味往往五味雜陳, 難以下嚥的結果, 我們才會越不遺憾.
     
===2015/9/12 更新===
工作的目的: 是要從中學習新東西, 並培養自己, 就像上健身房是要做出鍛鍊你所不足的. 就如麥當勞即便無法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漢堡, 也無礙他成為最出色的漢堡連鎖店

成功必要的管理素質包括:
  1. 對現金流的管理;
  2. 對人事系統(個人,工作,家庭及時間)管理,;
  3. 對個人的管理(尤其是你一天的24小時)
最重要的專門技能是銷售與懂得市場行銷. 如果要將專業為終身的職業, 也需要以有強力工會作支持的職業. 避免到最後連退休金都被推託而無法領得.

Ref:

  1. (台灣新聞: 工資墊償基金 追償率僅15%)
  2. 台灣每年工時2140時, 問題在工會式微

脫離老鼠圈的困境方法:

1. 避免作法只追求安全.
"Remember the Alamo"    
德州人甚麼都大氣, 如果他們贏了, 他們就贏的很多; 如果他們輸了, 也會讓人稱奇.
德州諺語:"如果你即將破產, 那就破產的更嚴重些";  "人人都想上天堂, 但沒卻沒有人想死"

平衡投資的計畫可能不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人應有的投資行為, 如果你沒有甚麼資金又想要致富, 你應該追求的不是平衡, 是追求不平衡並同時不斷有所進展.

2.小雞心態
追求財富的過程中, 應該珍視的是資產管理者的專業價值(ex.房產管理者, 壽險管理者, 律師, 會計與代理人..etc...)他們可以幫你解決你的Chicken 心態所推拖的問題.

3.懶惰 (忙碌的人往往是最懶惰的人) 配套.. 透過貪婪, 以我要怎麼樣才能獲得想要的問題來改變

4.習慣  支付帳單給別人之前, (Pay yourself first)記得先支付給未來的自己. 就像記得每天要預留時間投資在自己的健康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5.傲慢   傲慢是無知的另一面, 應該要承認自己在哪方面的無知, 然後求助於專家或鑽研於該領域的教育與專書


延伸閱讀:
  1. <窮爸爸. 富爸爸>
  2. <富足人生: 要錢還是要命?>
  3. 帥過頭慘虧5000萬
  4. 帥過頭 我就是黑心投資客
  5. 有的加給, 沒有的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