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2015

(換機) Seagate GoFlex硬碟外接盒修理弄到換到新系統(Win10->Ubuntu) QQ

圖片取自Seagate
       5年前升級外接硬碟時,想說這種抽屜3C應該很不容易壞吧,就跟老婆在新竹的NOVA買了當時剛出不久的Seagate GoFlex,想說這個介面上還可以換eSATA與USB3.0都可以直接換,而且這個外接盒的接頭本身就是USB3.0-SATA bridge(ASMedia 的晶片....)
這是新的SSD後來變成了新NB硬碟了~
      不過這些動作只是在為後面的敗筆埋伏筆,我想把現在筆電的HD移過來外替換外接盒內已經讀不到的HD,就去找了一個SSD來用來取代筆電系統硬碟,但是在把原本筆電的HD Disk to Disk Clone過去後,裝到筆電開機使用才發現他並沒有完成4k對齊.....所以接著去找了AMOEI 想說可以在沒有需要重灌電腦下做對齊(BTW,這時候系統硬碟已經順手清空變成外接硬碟盒的新硬碟了!囧)
       結果就是只能設法找WINDOWS10的ISO檔與Rufus來做一隻可以裝WIN10的USB隨身碟,然後再設法把4k對其失敗的系統MBR重建.最後依舊是做白工死在之前從WIN7更新到WIN10,沒有保留升級後的序號 ....無法正確啟動
        意態闌珊之下,決定重回Linux的擁抱,現在的Ubuntu基本上已經是可以順利驅動所有的硬體,而安裝軟體上也是有軟體中心可以加載該有的功能上去. 其實轉移現在的作業到Google Drive以及其對應的Office相關的服務(Sheet, Docs, Slides, Forms)好像只要有辦法安裝好Chrome,就可以正常的使用。這也是當初Chrome OS推出時就想先預作準備的一個動作,果然很快就可以正常的使用電腦@@ 難怪Linux的創辦人認定在IoT崛起後,PC市場換機速度趨緩下,ARM laptop會更有機會取代現有的Windows平台.(像是Chromebook已經愈來愈多ARM CPU的選項: Tegra K1, Rockchip, ......這些都比x86 CPU來的省電阿)
      最後總算完成了Ubuntu系統的使用環境跟SSD的正常表現(為了#@!的4k 對齊= =|||) ,不過還有WINE可以跑windows軟體,大致上就這樣完工了:D
完工

SSD在Ubuntu環境測試
(2015/11/17後記)
        由於一直後面裝些有的沒的的套件後, 最後系統變成開不了gcin (估計ctrl+space背其他的佔用)然後想要把問題找出來的過程裡,又不慎的把系統弄到開啟後連滑鼠都滑掉不顯示.......只好重新安裝 0rz 還好很快又恢復了
砍掉重練後的桌面 ....(希望獅子可以存活久一點)
以下則為測速結果 (指令~$ sudo hdparm -Tt /dev/sdX )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8464 MB in  2.00 seconds = 4234.58 MB/sec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1316 MB in  3.00 seconds = 438.62 MB/sec
tonyc@tonyc-530U3C-530U4C:~$ sudo hdparm -Tt /dev/sdb

/dev/sdb:
 Timing cached reads:   8944 MB in  2.00 seconds = 4475.42 MB/sec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1312 MB in  3.00 seconds = 436.90 MB/sec


延伸閱讀:
  1. 使用Rufus建立Win10 USB安裝碟
  2. Linux 安裝SSD 設定
  3. Ubuntu 15.04擁抱物連網
  4. Linus Torvalds 2016會是ARM電腦元年
  5. Linux: Teamviewer/Dropbox/  ..... (大多數主流的服務都已經把Ubuntu當作平台維護)
  6. Ubuntu 論壇-Evernote
  7. Ubuntu Conky桌面監控
  8. Top Things and Tweaks to do after install of Ubuntu 15.10 Wily Werewolf
  9. MacBunt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