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015

(Ubuntu) Samsung Series 5 Ubuntu 15.1 系統崩潰的快速回復及閱讀心得


非常耐人尋味的童書(麥當勞前陣子也有送)  
     前情#(換機) Seagate GoFlex硬碟外接盒修理弄到換到新系統(Win10->Ubuntu) QQ
   
     快速地把系統搞砸實在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好棒棒...一下子又可以回到乾淨的Linux系統XD),順便想要紀錄一下又快速恢復的流程(總覺得很快地又會讓他到達 Fatal Crash的彼岸). 首先以下是流程與各階段需要準備的軟體:
  1. 安裝的LiveUSB (預載Ubuntu 15.1 ISO ) # [Unetbootin] ; #[Ubuntu]
  2. 設定好的SSD (4k-aligned by MiB in GParted, TRIM) #[GParted] ; #[Ubuntu finally TRIM by default
  3. 安裝TLP (筆電電源管理), gcin(中文輸入), 
  4. Chrome (其實到這邊已經可以收工了, 現在的資料都是以雲端-based) , 
  5. 安裝系統必須的更新套件  #[Top Things after install Ubuntu 15.04]
  6. 通訊軟體(Chrome:LINE, Skype, Teamviewer, Telegram etc.)
  7. 美化環境 (ie. MacBuntuMate Desktop for 4K)
  8. 其他  (Dropbox, WINE, VirtualBOX....)
        Linux的討論當中防毒軟體的問題是一個點#[ubuntu需要防毒軟體?], 現在即便Linux有發現病毒, 也會因為其特性而不會有作用(Windows, MacOS 下可以跑的病毒, 在Linux的系統下......開不了)
       在這5年當中Metcalfe’s Law的推倒了原本的傳統科技業(PC/NB/feature phone etc.), 網路平台最明顯的效應就是讓傳統的終端由PC轉移到了手機, chromebook這類ARM-based低功耗的變成了主流, 追求效能與軟體預載似乎已經是緣木求魚, 在某種型式上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 雲端環境當作Open Platform好處在省時,方便. 資源多又不需要自己浪費時間去維護及更新硬軟體. 以下是一些例行事務會利用的平台, 通通都是只要可以手機上網就可以工作了:
  1. Google Drive (Photos/ Calendar/ Sheet / Doc / Presentation + 範本#SlidesCarnival
  2. iCloud beta (Photos/ Calendar/ Pages /Number / Keynote......同上)
  3. Photography #instagram  #siftr
  4. #Blogger  #Evernote   資料電子文件化, 透過檢索, 把以前的紀錄留下來, 然後就可以像看SOP再來修改.(其實整理太花時間, 只要可以電子化輸入keyword讓他自己找比較快)
  5. 音樂  #Spotify  #TuneIn Radio #BBC #Kiss92
  6. 影音 #Youtube 
  7. 其他
       話說這篇是在用家裡的Win7 NB, 由於時間久遠, 開個機居然要3分鐘才會準備完成. 點程式也是需要30s讓他慢慢讀取, 如果說現在用傳統電腦有甚麼好處的話? 耐心跟等待應該可以列上兩筆. 其實現在的基本民生需求應用已經不用需要花時間開機, 開啟應用程式, D槽, 或是放入CD/DVD才可以使用. 現在出門最嚴重的問題反倒是沒有帶上手機. 但是同樣的可以預見我們最後的IC design的市場會被迫整併(現在進行式), 而只剩下每個應用晶片只有一家廠商.......而由一個有能力做到軟硬統整的整合者  alphabet or apple or 紫光(用大陸市場的封閉的模式吃掉市場margin...)?決勝點在商業模式而非傳統的追求規格, 單純壟斷手機晶片市場的就可以存活. 扯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或許不只是個口號, 將追求生存的任務賦予人民可能是個會導致人民與財團兩邊各取所需的結果(就像世界大戰, 軍火商永遠不放過每個可以賣槍桿的鄉村) 閱讀<經理人月刊>可以得到一些想法, 有些事情不是作到最大就是最好, 開放擁抱變化,順勢(市)而為或許會是我們這一輩科技控的任務(如果科技業是指半導體與IC產業XD).... 總覺得靠免費生活才是這時代的終極解.
reinstall後環境
筆電螢幕背蓋貼了白板筆可以寫的PP模,但是擦不掉 (可能要再多survey其他材料)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