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雷鋒網 |
我們常聽到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只怕豬一樣的隊友.但是在面對電視時, 群體智慧瞬間變成比剛學會走路的小孩還不如.觀察吃飯的地方有電視時, 新聞往往會吸引大多數人的眼光, 而小孩卻不一定...小孩的目光至少現在還不會對媒體的網友神回覆有反應, 或是補獲野生柯p吃泡麵很感動... (拜託他是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睡好嗎?.....)
如果說集體智慧真的存在的話,應該會是一場低IQ社會的鬧劇....而造神的最後,就是Google大神透過機器人下指令每個人每天該做甚麼事情(疑?不是就是2013的Google買下機器人公司...XD)
這樣的隨機抽樣實驗或許會有人跳腳, 認為抽樣數過少(24人), 誤差大(是大到多大?有辦法透過卡方檢定與p值檢驗嗎?)
或許這反映了一個事實, 或許人是懶惰思考或是去檢驗求證過程的,而青睞像是直接的最佳解(最好還是透過電腦運算的), 而低智商是最後的結果. (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在手遊, 罐頭新聞, 或是網路新聞的點閱率遠高於其他平台的媒體...ex.書籍, 研討會, etc.)
或許這反映了一個事實, 或許人是懶惰思考或是去檢驗求證過程的,而青睞像是直接的最佳解(最好還是透過電腦運算的), 而低智商是最後的結果. (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在手遊, 罐頭新聞, 或是網路新聞的點閱率遠高於其他平台的媒體...ex.書籍, 研討會, etc.)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by Richard P. Rumelt from 博客來
很多各領域的讀者都有針對這本商管書做了筆記, 有的還是系列的文章與讀書會討論 ex.<綠角財經筆記>, <Mr. Jamie>, <國家文官學院>, <網友的圖文並茂筆記>
本書序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司徒達賢 已經將本書的要點整理出來了: 策略思考的前提建立在決策團隊的高度自省能力, 明白自己的推理過程與依據.過程開始後要持續修正與檢討過去的策略錯誤, 自我檢討.
- 策略思考不宜從[願景(空想)] 或[目標(獲利)] , 而應從[問題]出發. 策略決策應從當前的問題診斷, 找出核心後再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
- 問題診斷同時也應觀察未來與當前變化整合, 生存空間(市場空間)是持續在變化, 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在為未來建立潛在優勢.
- 從問題中找出瓶頸與圖破方法後, 集中力量解決重點問題, 同時做出市場區隔與內部垂直整合
- 可能的設計藍圖, 找出突破的限制因素, 確認哪些優勢應深化加強, 哪些必須及早補強. 由於策略構想多建立於假設下, 所以需要在行動過程中不斷的回饋與修正. 依據行動的結果來驗證正確性與獲得決策資訊.
面對複雜的情鏡, 多數的人會感到不舒服, 或是悲觀. 你越認真看待, 變月會覺得這是嚴峻的挑戰, 必須做出連貫一致的回應. 然而這樣的領悟卻讓你更難受. 結構性問題, 不確定因素, 需要考慮的未知變數太多, 沒有清楚的行動選項, 也沒辦法確定行動與結果的是否有明顯關聯. 甚至不知道問題在哪? 就像溺水的泳者, 很難認清方向, 亟欲脫逃的壓力下, 浮現的第一個想法總會讓人安心, 感到謝天謝地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東西抓住.
然而, 問題在於如果將眼光放遠一些, 可能會有更好的構想. 放棄一個現有的判斷既痛苦又不安, 我們往往能接受讓一切盡早上軌道的方法. 為了找尋新的想法, 勢必要摒棄獲得方向的舒適感, 再度置身湍急的水流中找尋穩定. 此外人們總擔心兩手空空, 質疑自己的想法不但不合常裡也很痛苦.
因此,每當我們有一個構想, 會傾向盡最大的努力為構想辯護, 而不是質疑他. 這似乎是人性, 就連最經驗豐富的高階經理人也不能避免. 簡單來說, 我們的心智已經會自動迴避質疑和放棄最初判斷的痛苦, 而我們卻沒有意識自己正在閃躲.
所以你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怎麼解決一個問題, 你們可以掌握思考的維度.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掌握這種技巧, 比所謂的策略概念, 工具, 矩陣或分析架構更重要, 就是這種能力讓你得以思索自己的想法, 評斷自己的判斷. 培養判斷的習慣: 1. 對抗短視的工具, 聚焦在需要關注的事項上(manage focus not time.) 2. 必須發展質疑自己的判斷能力(這個好像是左撇子?的宿命), 3. 養成紀錄自己如何形成判斷的習慣, 才有可能改善判斷能力(寫/讀日記).
延伸閱讀:
- 陶傑-評低IQ社會
- (TechOrange)MIT 研究:人類寧願聽機器人的指令,也不要聽老闆的命令
-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lmost Human? Google's developing robots
- <決斷兩秒間>~葛拉威爾
- <快思慢想>~康納曼 O.S.這本英文書翻到一半還供在書櫃上...(後悔買原文了讀超慢)
- 當周遭的人都失去理智,如果你能保持鎮定自若.....<If> , Rudyard Kipl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會在收到通知後盡快回覆您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l may reply once I got notification.